智匯幼教
明明是女強人媽媽,卻在家庭與工作平衡中充滿無力感?怎麼樣才叫做成功的母親?

明明是女強人媽媽,卻在家庭與工作平衡中充滿無力感?怎麼樣才叫做成功的母親?

Dec 25. 2022

甚麼樣的媽媽,才配得上這世俗所謂的成功?

 

  隨著世界各地女權意識的抬頭,許多書籍、影音、訪談節目,開始出現了一系列如「虎媽教育」、「馭夫術」、「職場家庭成功女強人」等一系列主題,話題內容無非繞著「怎麼樣教育出成功的孩子」、「在家的家庭地位比老公高很多代表我馭夫有術」、「女人就應該是______才算是成功」等等議題,並且廣泛被大多數女性奉為主流(這點從一些短視頻的觀看流量、影片收藏、節目收視率等逆推而來)。


然而,在筆者看來,這些雞湯,都只是無用的毒雞湯罷了。

 

我也不想輸,但怎麼樣才算是成功?

 

  目前市面上的社交媒體、書籍,影音平台等等,成功無非就是,孩子念好學校、乖巧聽話、對媽媽的話唯命是從;老公工作體面,待遇不差,薪水上繳,總是以老婆的意見為主要意見;女方在工作上比男方更有成就,收入更高,這時,這些毒雞湯還會給妳來個名詞,說妳是扶貧式下嫁。

 

恆古至今,戰男女一直是流量密碼,所以讓許多博主、創作者樂此不疲的去灌輸這些概念。

然而,上面例子的成功,真的是成功嗎?

 

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而沒有缺缺角角的,沒有誰的人生,可以穩穩的拿一百分。

過度需要外界認可的成功,或是在職場、家庭中展現的很強勢,其背後凸顯的真正含意,更像是為了隱藏內在的自卑與恐懼罷了。

 

真正的快樂,在於能真誠的接納自我並不是完美的,知道自己所追求的,而不被這些普羅大眾所信奉的教條所束縛著。

 

一個女人真正的成功,乃是不亢不卑,泰山崩於前而不形於色;更能溫柔的自信著,不被性別、身分、收入,外在的派頭而去定義自己,更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。

 

成功,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,然而成功的背後,往往是為了追求幸福與快樂的人生,被世俗枷鎖推著追求的成功,妳快樂嗎?

我想,當能夠從非黑即白的論述中跳脫出來,妳就已經正在前往成功的路上了。

 

 

親密關係與職場中總是需要贏來證明自己?恐怕與妳的童年成長有關

 

  想想妳的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,總是為了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起爭執,她只要是對的,就一定要爭到她贏為止。

 

彷彿贏了這場會議或是論戰,她就贏了全世界一樣。但更多的,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,贏了口舌之快,壞了關係傷了感情。

 

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指出,個體面對自卑感的生活格調會在 4-5 歲逐漸形成,
持續影響到長大成人,如果對自卑感的因應不佳、不當補償,就會產生自卑情結,仗勢欺人或是逃避退縮,都是源自於此。

 

甚至在與伴侶吵架中,發生冷戰時,這類高自尊自卑者,往往也不會主動放低姿態,去與對方尋求解決之道,而是等對方開口認錯,或是主動求和,在內心裡便會覺得自己贏了。

 

殊不知長期下來,只會讓對方對這段感情越來越挫敗,感情裂痕越來越深,直到無法彌補而破碎。

 

而坊間更有許多號稱"兩性專家"便會出來說「對方要是足夠在乎妳,就會先認錯」、「吵架了妳不找他,就可以看出他有沒有把妳放在第一位」、「如果他不找妳,就代表其實妳在他心目中也沒有這麼重要」等言論。

 

說實話,這些毒雞湯都該抓去槍斃才對,這樣的做法不但只會把一段好的感情葬送掉,更容易讓妳的人生越走越靠近懸崖。

 

根據統計研究,在368個行為模式上有"過度強勢"並且咄咄逼人的人當中,有其中302人(高達可怕的82.06%)個在童年都經歷過被父母在情緒上打壓、面臨父母關係破裂(其中一方被拋棄),曾在與父親或母親的親密關係裡面受過傷。

 

而這樣的童年經歷,讓人容易長期有不安全感、焦慮,難以認同自我價值。

而自卑到了一個程度,便轉換成自大,如同刺蝟一樣保護著自己。

並且,這份資料還有後續追蹤著這些人,大多在職場上的人際關係都不佳,而其中更有79%面臨離婚、遭到配偶背叛等等。

 

曾經努力讓自己贏,就是為了不讓自己走上童年父母那樣的人生,而那麼努力追求的結果,卻是親手將自己送上重蹈覆轍的斷頭台。

妳說,這樣的結局,諷刺不諷刺?

 

 

放下一切吧,重新界定妳自己想要的人生

  

  在進入最後一個章節前,先謝謝讀到這裡的自己,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面對自己內在的小孩,赤裸裸的與自己對話。

 

妳或許開始感受到,內心的自卑讓妳感到手足無措,妳走不出這樣的行為模式,因為這樣的行為模式深耕已久,沒辦法脫離。

然而,我們想談的,並不是脫離與完全的改造自己。

 

畢竟,每個人隨著歲月的增長,多多少少一點都會有一些成見,行為模式多多少少也已經固化,這是大腦為了讓我們能快速在社會中生存、做出判斷,賴以為生的一套機制,因此,要完全捨棄掉過去的一切,說改就改,是不切實際的。
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「自卑是一種追求卓越的動力」,也因為與生俱來的這樣的我們,才會不斷地想成長。

 

這社會上多的是不富有的人想教你怎麼有好的財務狀況、婚姻破碎的人教你怎麼擁有幸福的婚姻、不成功的人卻告訴妳甚麼才是成功。

從現在起,把那些都丟到腦後吧。

 

不斷需要贏來證明自己,只證明著妳有一個內在小孩,在妳成長的過程當中,忽略而沒有照顧到她的感受。

她也是妳的一部分,或許她不完美,但她依然是妳。

世事豈能盡如人意,但求無愧於心。

 

甚麼都要爭取贏、成功,彷彿就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,如同十多年前的電視廣告,那個在地上打滾哭喊著:「這不是肯德基」的那個小孩。

以下提供五個問題,給各位讀者從另一個角度思考,沒有任何正確答案,也不需要跟任何人說,只要誠實的面對妳自己就好。

 

1.妳認為生命中完美的一天應該是甚麼樣子的?

2.妳認為伴侶關係或親子關係中,一定要有一方贏一方輸嗎?

3.如果時光可以倒流,妳最想對哪個時刻的自己,說那些話?(不一定要是言語,可以是一個擁抱,或握住自己的手)

4.妳願意讓原生家庭造成的性格終止在妳這一代,而不讓這份咒詛世襲下去嗎?

5.妳願不願意相信當妳從根本上轉化思想,就能夠改善妳的伴侶關係與親子關係,並且妳的孩子會活得更好?

 

母親使用哪些話語回應孩子、表達自我,將會決定是否能平息孩子心中的不安,並且進入穩定的精神結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佚名